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坚持、坚持 去取得最后的胜利! --安科所党员干部职工下沉支援一线战疫故事

2022-05-03    

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安科所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局党委号召,组织队伍下沉支援一线。截至4月底,安科所下沉支援一线队员达30人,他们分布在各个街镇,多个岗位,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他们战斗的身影。

追阳战士

夜晚12点,斜土街道康巨居委的大部分居民已经进入梦乡,但魏珩的房间依旧灯火通明。自来到居委,他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追踪混管采样异常人员,对接社区医院完成核酸核査和当日筛査闭环。

为了及时发现戶所有阳性人员,街道核酸检测混管异常数据筛分追踪、以及督促相关居委、社区医院进行上门复核、贴封条等工作,都要在当日完成闭环管理。每晚23点后,魏珩同志还要将各部门汇总上来的数据形成街道下一日总工作计划表、电话确认今日新增转运结果,最终汇总当日转运人员实际达成情况信息。

由于工作性质,自下沉一线以来,魏珩同志没有一天在24 点之前入睡。“追阳卫士”在阳光传递不到的黑夜中点燃一盏灯 火,默默守护着每一位居民的安宁。

希望中转站

作为街道转运专班组员,安科所科普室的柯杉同志驻守金陆小学中转站和建平实验小学中转站,协助转运阳性人员工作有序进行,根据交接单清点核对人名、人数,确保入舱人员与名单一致。

柯杉同志对近距离接触的都是感染人员并不畏惧,但是作为中转站,待转运人员来的时间是不确定的,这就意味着“站岗期间,只能在学校大门口保持站立姿态,无休息条件,不知道下一批会不会来什么时候来,只有坚守岗位”往往下午到了街道,待命站岗到傍晚,才能接到转运入舱通知,待所有人都入舱完毕,往往到了晚上八九点。柯杉同志不能有丝毫松懈,因为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就是要确保每一次有转运需要时候,能够在最近距离、以最快速度将感染人员安排进舱。学校门口他站立守望的身影,是这个小小中转站的承重柱,是疫情转运链条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隔离酒店里的编辑

要取得抗疫胜利,不仅需要志愿者们戮力同心的奉献,更需要团结起百姓群众的力量。由于长期封控在家,居民们会遇到各种诉求和困难,也会积累大量的情绪需要抒发。为此,安科所科办的马赛就担当起了成为居委会与居民沟通的桥梁的任务。在长桥街道光华居委的组织领导下,他会同相关居委同志,每日接听居民电话,制作发放问卷,倾听居民诉求,同时整理疫情态势、居委工作、管控要求及就医便民信息,汇总编麵《光华居委防疫日报》。


《日报》畅通了居委和居民双向的沟通渠道,居民通过它不仅可以获知小区最新疫情情况,居委会近期工作,更能看到自己提出需求的完成情况,还能学到防疫物资使用方法。

4月26曰,马赛同志所在居委工作人员新增1例阳性,他也因此被隔离。但即使在隔离酒店,他也没有放松编辑工作,一篇篇日报在他手中编织,将从上到下的抗疫决心拧成了一股绳。


哪怕只剩一兵一卒,也要战斗到底

“原先区委组织部安排7人小组下沉,其中2名同志因封控等原因不能一起同你们一起战斗。”这是4月16日晚,市安科所科办顾韩卿同志与其他4名志愿者来到徐汇区枫林街道接受下沉一线支援抗疫任务时听到的第一句话。安康居委是辖区内最大的居委会,人员多、疫情严峻,原居委所有成员已经全体阳性进行隔离,此次下沉一线的5名同志是火线受命,接过原居委的全部工作。

第二日,在开完碰头会明确分工后,顾韩卿同志马上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由于人手紧张,他身兼数职,熬夜值班转运阳性人员、为辖区内众多孤老配送药品、物资的出入库与分发,繁重的工作量使得他作息颠倒,只能抽空喝口水、眯一会儿。雪上加霜的是,就在工作期间顾韩卿同志得知了外婆去世的噩耗。悲痛之余,他深知此刻自己肩头担子之沉重,只能将悲伤转化为工作动力,在组织托付给自己的岗位上奋战到底,臝下这场胜利。


田林花木兰

田林街道三四村居委在4月24日迎来了一位青春靓丽的“花木兰”,她就是安科所劳防室的陈玮嘉同志。这位加入安科所仅一年的年轻员工,怀着满腔激情,毅然报名成为下沉一线抗疫队伍中的一员,彰显了青年安科人的使命和担当。

在她看来,每日全身套着防护服给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和配送药物工作10小时,以及吃住都在居委会的集体生活是报名时就必须要做好的心理准备,只要能够尽快帮助居民生活恢复正常,她并不感到艰苦。“居委会条件还可以,防护装备和物资是足的,同事人都挺好的。”尽管身处疫情重点防控区域,长时间无法回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陈玮嘉同志依旧迅速和居委其他工作人员成为了好战友,她的乐观感染了居委会的所有人,也成为了打臝抗疫战争信心之所在。

当下正值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关键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咬牙坚祷,只有坚持才能牲利。我们坚信,只要共同坚持,共同成斗,一定会取得共同胜利!

安科所党总支供稿

直属机关党办

2022年5月3日